本文作者:访客

冒用注册商标将面临哪些法律处罚?

访客 2025-10-12 10:00:21 2806
冒用注册商标将面临法律处罚,包括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以及可能面临的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刑并罚款,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冒用注册商标,必须遵守商标法律法规。

冒用注册商标如何处罚?

  冒用注册商标的处罚以行政制裁为基础,面临行政监管与民事赔偿的双重规制,根据行为情节差异设置阶梯式标准,核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相关条款。

  对于将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使用的行为,《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明确将其界定为违法行为,具体情形包括未申请注册、申请被驳回或未核准注册的商标标注注册标记,注册商标失效后仍标注注册标记,超出核定商品范围使用商标并标注注册标记等七种情形。

  对应的行政处罚标准在《商标法》第六十条中有明确规定,由负责商标执法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

  同时构成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需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不足五万元的,可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外,同样适用上述行政处罚标准,处罚力度与违法经营规模直接挂钩,以实现惩戒与震慑效果。

冒用注册商标是刑事案件吗?

  冒用注册商标并非必然构成刑事案件,需满足法定犯罪构成要件与情节标准,核心依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罪,明确构成犯罪需满足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这一前提,其中“相同的商标”包括与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误导公众的商标。

  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以情节严重程度为核心,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非法经营数额五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三万元以上,或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且非法经营数额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应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经营数额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十五万元以上的,则属于“情节特别严重”,量刑幅度提升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单位实施冒用行为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同时,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达到法定数量或金额标准的,构成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冒用行为未达上述数额标准且无其他恶劣情节,仅承担行政责任,不纳入刑事追诉范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