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规定私生子是否享有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私生子享有继承权,私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一样,都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依法享有平等的继承权,私生子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歧视、虐待或危害私生子女,私生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确认亲子关系,并依法继承父母的财产,私生子女的继承权是受法律保护的。
民法典规定私生子可以继承家产吗?
《民法典》第1071条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在法定继承中,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同属第一顺序继承人(《民法典》第1127条),可平等继承父母遗产。
父母未立遗嘱,其名下房产、存款等财产将由配偶、子女(含非婚生子女)、父母共同继承,非婚生子女原则上与其他继承人均分遗产。
婚生子女未对父母履行扶养义务,而婚生子女尽了主要扶养责任,法院可酌情减少其份额。
父母通过合法遗嘱指定婚生子女继承更多财产,且遗嘱未剥夺缺乏劳动能力继承人的必要份额,则按遗嘱执行。
继承人之间可自愿达成不均等分配协议,但需全体继承人签字确认。
非婚生子女需通过出生证明、DNA鉴定、共同生活证据等证明亲子关系,否则可能丧失继承资格。
非婚生子女如何证明亲属关系?
亲属关系证明是继承权实现的前提,非婚生子女可通过以下途径固定证据:
1. 出生医学证明。在正规医疗机构出生,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是直接证据,需载明父母信息。
2. 当出生证明缺失或存在争议时,可通过司法鉴定机构进行DNA鉴定,鉴定报告具有强证明力。
3. 父母一方承认亲子关系的书面材料(如信件、录音)可作为辅助证据,但证明效力较弱。
4. 间接证据链包括父母支付抚养费的转账记录、共同生活的照片、视频、证人证言(如亲属、邻居)等。
5. 父母可带非婚生子女到派出所登记户口,或通过公证处办理亲子关系公证,强化证据效力。
若涉及遗产争议,非婚生子女应尽早收集证据,必要时申请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亲子鉴定,避免因证据不足丧失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