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婚姻存续期间转移财产构成何罪

访客 2025-10-18 10:00:46 8009
婚姻存续期间转移财产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具体罪名需视情节而定,若转移财产侵犯了夫妻的共同财产权益,可能涉及侵犯财产罪;若转移行为存在欺诈、隐瞒等违法行为,还可能构成诈骗罪或其他相关罪名,在婚姻存续期间转移财产需慎重处理,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摘要字数控制在约150字以内。

婚姻存续期间转移财产属于什么罪?

  婚姻存续期间转移财产的刑事定性需区分一般情形与特殊情形,核心以是否逃避法定责任且情节严重为判定标准,多数情形仅涉及民事责任,少数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从法律规定看,《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明确,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可对该方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发现的仍可请求再次分割,但不直接构成犯罪。

  仅当转移财产行为与司法判决、裁定相关联且情节严重时,才可能触犯《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根据司法实践,在债务产生后、判决生效前通过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执行,且该状态持续至执行阶段,致使判决无法执行,即便转移行为发生在婚姻存续期间,也可能被认定为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转移财产是为逃避抚养、赡养等法定义务且情节恶劣,还可能涉嫌遗弃罪,但此类情形需以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为核心要件。

婚姻存续期间转移财产会成老赖吗?

  婚姻存续期间转移财产本身不直接导致成为老赖,老赖的认定需满足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法定条件,两者存在明确的逻辑衔接点。

  老赖即失信被执行人,其认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干规定》,需同时具备有履行能力,但是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要件。

  婚内转移财产仅引发离婚财产分割纠纷,未进入执行程序,或虽进入执行程序但转移方无履行能力,则不会被认定为老赖。

  但当转移财产行为导致生效判决、裁定无法执行,且转移方存在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时,法院可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即成为老赖。

  此外,即便转移行为发生在婚姻存续期间,离婚后相关财产分割判决生效,转移方拒不履行返还财产或赔偿义务,且具备履行能力,同样可能被认定为老赖,其认定核心始终围绕生效文书履行状态而非单纯的转移行为本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