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科泊寓学酒店搞加盟,真能成功吗?

近日,万科泊寓官方公众号发布招募加盟商的消息,引发整个商界的讨论。众所周知,加盟是企业规模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酒旅行业被广泛运用,作为长租公寓龙头企业的泊寓,学习酒店搞加盟,真的准备好了吗?真能成功吗?
万科泊寓的两个加盟模型
万科泊寓官方公众号连续多次发布招募加盟商的消息,近日,其官方公众号又不知何种原因,突然又撤下相关招商消息,但作为长租公寓头部企业,其开放加盟的战略动作还是引起了广泛热议。
根据万科发布的加盟模型,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项目加盟。对于手握优质物业的投资者,泊寓为资产方提供可勾选、菜单式的运营能力服务清单,包括加盟授权(品牌及品牌标准)、系统使用(小泊科技系统作为运营管理系统)、销售运营服务(店长驻场管理、团队支持、泊寓渠道服务、销售运营指导服务等)、会员服务(客户享受泊寓会员权益内容)、收款渠道(泊寓提供收款渠道、降低交易手续费)、其他服务(泊友生活、10T硬件、供应链及产品建造服务)。
二是,资金加盟。适合寻求稳定收益但不愿意直接参与运营的投资者。泊寓为投资者链接优质项目,后续再进行营销运营管理等服务。
也就是说,加盟投资方要么“有房”要么“有钱”,而泊寓在其中“牵线拉桥”,投资者可以选择按照泊寓的标准投资,或者成为泊寓的投资方,参与到某个项目中。
事实上,在重资产的长租公寓领域,拥有前期项目改造资金投入量大、资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理论上是加盟模式的密集赛道。
该模式最早出现在创业系长租公寓品牌中,如在2014年,窝趣公寓提出委托管理轻资产加盟模式,目前有90%左右的项目属于加盟。2015年,魔方公寓宣布开放众筹式加盟合作,联合人人投为投资者定制众筹解决方案。2017年,贝客公寓开启一站式加盟模式,为售后返租型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全程租赁代理服务,也可以根据企业要求,量身定做精准开发公寓项目。后续贝客公寓被自如收购后,用加盟合作方式在二、三线城市拓展市场。
上述早期使用加盟模式的长租公寓品牌大多属于创业型,凭借品牌优势,通过定制化可复制的模式,寻求加盟合作伙伴,快速复制经营模式,实现连锁经营,扩大市场占有率。与之不同的是,在长租公寓发展之初,房企系的长租公寓品牌中几乎没有开放加盟合作的案例,而万科泊寓的这次开放加盟对于市场来说,有点意外,或许也对房企系公寓品牌有点启示意味。
加盟或许是第二增长曲线
说是意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相比创业系,房企系的长租公寓品牌背靠大金主,在长租公寓市场发展早期,资金实力较为雄厚,可以为旗下长租公寓品牌“输血”,根本不需要加盟这种“轻资产”模式。
房企切入长租公寓领域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但都提供出自己的房源,来降低对传统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依赖。
第一种以自营为主,独立运营品牌。如万科从2015年开始尝试长租公寓业务,成立“万科驿”后更名“泊寓”。随后,泊寓运营团队随着万科长租公寓事业部重组而正式形成。品牌主要通过租赁或购置闲置房产进行改造,以租赁和增值服务获取利润。
第二种房企选择与长租公寓运营公司合作,通常房企提供房源,运营公司提供运营管理服务。如保利地产成都公司与四川优客逸家合作,联手打造“UOKO公寓”,保利提供房屋租赁场所,而优客逸家将按照青年居住标准,提供装修、维护、有偿O2O等一系列运营服务。
2016年之后,住房租赁市场作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到多项政策鼓励。彼时,房地产行业处于白银时代,面临发展瓶颈的房企纷纷考虑转型,从“挣快钱”的思维逻辑,转向“挣慢钱”的长租公寓上去,而租赁市场也是居住刚性需求的部分之一,加之政策利好,房企入局长租公寓成为其转向存量市场的“新风口”,充足的资金与自有开发项目的加持下,加盟合作模式似乎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不过,眼下时局发生了逆转。万科近日发布年度公告称,2024年营业收入3431.8亿元,同比下降26.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94.78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21.63亿元,创业绩最大滑铁卢,成为A股2024年亏损金额最大的上市公司。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泊寓”作为全国最大集中式公寓提供商,去年营业收入37.02亿元,同比增长7%,在住房租赁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同时,泊寓2024年新拓展房源4.06万间,净新增开业1.11万间,其中开业19.12万间,服务企业客户超5400家。此外,品牌积极响应国家纳保政策,房源纳保12万间以上。
可见,泊寓作为万科核心业务之一,通过开放加盟一定程度上为母公司“减压”,从重资产持有转向轻资产运营,与万科提出的“瘦身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加之深铁等国企高层接管万科,尽管仍是老万科人对接长租公寓事业线,但泊寓已经成为一个独立板块,很难再像过去一样,享受集团的耐心“培育”和“输血”了。
为何万科泊寓要急于规模扩张?
一方面,行业已基本形成多主体并行的新局面。房企、市场化租赁企业、央企、国企、地方城投、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多方加入,这种局面对于企业来说压力是空前的。
另一方面,存量收购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十四五”提出加快发展长租公寓市场是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时今年是保租房的收官之年,以政府为主导的保租房项目租金低于市场价20%-30%,且配套教育、医疗资源,虹吸60%以上中低收入租客。保租房大量入市使得租赁市场出现明显分化,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其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
尽管泊寓纳保房源超12万间以上,以REITs为代表的退出机制,推动品牌向轻资产模式转变,助力其规模稳健发展,但在保租房REITs发行规模突破500亿元的当下,市场化长租公寓融资成本升至8%-10%,资金链压力倒逼企业降价求生。
在面临众多同行竞争和保租房大量扩张的冲击下,万科不得不从发展模式上着手,以更庞大的基本盘来保证资金的持续注入,获取更多优质的物业地段,或许泊寓的加盟模式是万科冀求的“第二增长曲线”。
加盟商能赚到钱吗?
不过回到最初,对于加盟商而言,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加盟泊寓能不能赚到钱?因此,在选择加盟前还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其一,泊寓的产品是否有品牌溢价的能力?先来看看目前的成绩,泊寓新拓展房源4.06万间,净新增开业1.11万间,服务企业客户超5400家,在去年租赁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泊寓规模持续扩大能维持净新增开业房源1万间实属不易。
但在品牌产品端,规模扩张的速度并不与其品牌力成正比。以泊寓主打的青年公寓为例,其装修风格、公共空间和社群活动上与其他品牌的青年公寓,如魔方、龙湖冠寓等,有较高的相似性,缺乏很明确的记忆点。此外,泊寓大多房源由商办楼、工程厂房存量改造而来,容易出现房间较为狭长、采光、通风不佳等问题。
在品牌服务端,集中式长租公寓主要以物业配套服务为主,但服务项目的同质化趋势较为明显。大多数配套公共区域,其中健身房、书吧、咖啡吧、公共厨房、开放式会议室等区域成为标配。因此,整个市场大环境下品牌缺乏差异化,标准化装修占比超80%,社区活动重复率超60%,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拉开差距。
从用户黏性来看,酒店客户往往对品牌具有较高忠诚度,酒店加盟背后是一套成熟的财务模型、专业的供应体系和服务管理体系。相比之下,在租房决策过程中,租客更关注房屋的价格、具体位置、居住品质,品牌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尽管泊寓平台在提高用户忠诚度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建立了24小时响应机制,强化服务响应,确保租户的安全和健康;手写生日贺卡、帮助寻回失物等,但据万科泊寓表示,其平均租期从之前的9个月缩短至7个月,3个月内租期占比更高达40%,较短的租期使得客户在租房决策中对品牌依赖性不高。
其二,加盟商自主运营的程度有多少?从泊寓加盟的两种形式来看,项目加盟模式和资金加盟模式,都可以根据加盟商的具体需求灵活定制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加盟模式中品牌及品牌标准作为加盟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按需选择。
而与长租公寓行业同属“居住”板块的酒店行业,通常会赋予加盟商品牌形象的使用权利,并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进行酒店经营,这种授权意味着需要接受品牌方的统一管理和标准化要求,来保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
硬币的反面是,泊寓将较高的自主选择权交到了加盟商手里,品牌的纯度容易被稀释,当品牌方决定改变市场策略或产品方向时,加盟商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决策能力与运营能力,包括市场分析、顾客需求判断等。同时,自主性的提高会导致品牌与加盟双方在运营决策上,缺乏规范化的指导者,当总部的直接管理缺位后,可能导致品牌的一致性在不同地区的体现存在差异。
值得关注的是,酒店特许经营与泊寓的加盟模式还有些许不同,酒店品牌方依旧会将旗下品牌形象许可给酒店加盟方使用。如温德姆酒店集团在加盟商购买特许经营模式后,可自主建设或改造酒店,集团则提供品牌支持、管理培训和市场营销等服务,降低集团运营成本的同时也给了加盟商更大的自主权。
因此,回到泊寓的加盟模式,泊寓不会过度突出自身品牌的独特价值主张、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更多聚焦基础运营的支持,把加盟商引入门,为想要入局长租公寓的投资者创造出机会。在开放加盟的基础上通过品牌授权费、管理费、运营分成等直接创收,在撬动社会资本杠杆的同时吸引更多闲置资金参与,同时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提升行业集中度。
长租加盟会像酒店一样成功吗?
从“房住不炒”政策的持续推广,到越来越多资本主体进入租赁市场,包括国央企、民营企业和外资等。在政策的加持下,多方主体带来资金的同时,还引入了专业的管理和运营理念,推动租赁市场行业标准化和专业化,其商业体系愈加成熟。
与此同时,保租房加速入市,导致部分城市租赁市场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因此,加盟模式是分担长租公寓市场化竞争的方式之一,但加盟模式是否真的能跑通租赁市场,还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 是否拥有透明化的盈利模型?
透明的盈利模型在加盟业务中十分关键,其中分润机制设计不仅关系到加盟商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加盟体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泊寓自主性较强的加盟模式,需要将运营服务量化成可精确计算的数字模型,并分配每一次的利润计算,这对平台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加盟涉及多种成本,如房租成本通常占总成本的30%-50%。如果能有效控制房租成本,在租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利润就会增加。从成本控制中反映出来的是品牌背后采购以及供应链的规模化能力,规模化的集采将大大降低装修成本。如锦江酒店(中国区)建立了“锦江全球采购平台”系统,该平台汇聚了超过15万款SKU商品,并支持百万级订单的配送规模,具有较强的整合能力和广泛的资源调配范围,为酒店投资人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专业服务。
/ 是否具有本地化的产品策略?
不同地区的租户需求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消费力也截然不同。因地制宜的加盟产品策略,本质上是轻资产+本地资源深度结合的凝练,也是在激活加盟商的最大价值。
窝趣以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为主,加盟商提供存量物业(如旧厂房、商办楼),品牌方根据城市能级设计产品。如在广州,针对城中村改造项目推出“小户型+共享社区”模式,把原户型一室或者多室一厅的室内格局,用最小的改动方式,调整合理的户型配比,改造成经济效益最高的单间户型,设计出符合细分市场的租赁户型偏好。
/ 是否具备穿越市场周期的能力?
据最新数据,长租公寓市场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居民支付能力收缩,导致租客租金收入比从30%-40%降至20%,消费降级直接导致长租需求萎缩。与此同时,资产回报率走低,房地产租售比持续低于国际警戒线(如上海仅1.5%),租赁企业被迫降价以维持现金流,形成“租金越降-资产价值越贬”的恶性循环。同时,2025年集中式长租公寓供应量同比增长较大,而同期外来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供需差扩大。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长租公寓市场的需求和供应都受到影响,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稳定的出租率与客源是应对市场的有力途径,泊寓选择构筑企业级服务蓝海,为多家企业员工提供住宿服务,包括腾讯、比亚迪、顺丰、美的、大疆等知名企业。在经济周期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稳定的基本盘能够为公寓提供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减少市场波动对公寓运营的影响。
综上,泊寓的加盟试验其实是一场租赁市场的效率革命。如今,租赁市场早已从野蛮生长的时期转向精耕细作的过渡阶段,输出标准化运营体系的能力将是公寓品牌之间的下一场较量。这次,以房企为代表的万科泊寓“先发制人”,当比赛的钟声敲响,加盟转型能否为泊寓增添更多的砝码,或许不久的市场表现才能给出终极答案。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