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北美妆店,找到线下生意的“张力”

阳春四月天,哈尔滨的风仍带着一丝冷意。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东北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刚过4万元,在全国排下游。但在这片黑土地上,美妆消费却以独特的方式生长——既不屈从于低价,也未完全倒向高端。
在老龄化、人口流失与旅游经济的多重夹击中,哈市的美妆零售生态呈现出一片独特的冰火图景:
下沉市场以“三块钱的极致生意”维系社区信任,高端商场借PRADA香水与抖音直播破局,而旅游流量催生的“小样狂欢”却暴露了本地消费的深层撕裂。
社区生意经:在老龄化与低增长中锚定“性价比”
哈尔滨的下沉美妆市场,由两类典型场景构成——街边杂货铺的烟火气与社区连锁的规模韧性。
“老妹儿你要点啥过来看看,我这儿啥都有。”工作日的下午三点,哈尔滨道里区的朝阳大市场却热闹非凡。
哈尔滨知名化妆品连锁店天宇化妆品所在的朝阳市场一楼,一家又一家的美妆杂货铺挤在粮油摊与五金店之间。铺子虽小各类产品却五花八门:洗发水、护手霜、护肤套盒、美妆工具,以及各式各样颜色鲜艳却不知名的口红、眼影堆满了货架。

一位戴眼镜、上了年纪的大姨在一家杂货铺停留了将近10分钟,反复确认手中这包棉签是否真有300支的数量,店主却始终耐心:“大姨,少一支我补你一包!”送走大姨后转头又招呼起买眉笔的年轻女孩:“老妹儿,八块钱这支绝对不输大牌!”
三块钱生意也要做到极致。这可能是哈尔滨最市井的美妆江湖,没有直播间里的“家人们”,只有街坊口中的“老妹儿”和“大姨”。

百媚生则代表了另一种生存模式:从1996年鹤岗6平米的小店,到如今覆盖东北的百店连锁,其核心密码是“明码实价+服务下沉”。
在东北地区经营23年,比优特超市“比质、比价、比优特”的广告语深入人心。就在最近,比优特官宣承接永辉超市在黑龙江、吉林两省的12家门店。交易完成后,比优特超市预计2025年在东北市场的连锁门店数量将突破100家。

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哈尔滨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2.1%,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与十年前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8.66%,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66%。政策层面,黑龙江2025年发放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同比上涨7.99%至7570元/月,但人均养老金仍全国垫底,制约老年消费升级。
在此背景下,哈尔滨的美妆下沉市场呈现出“银发刚需”和“服务增值”的鲜明特征。而比优特超市的的强势扩张也印证了下沉市场的潜力。
一个细节是,无论是超市里的百媚生化妆品,抑或是百货中心的魅丽会、妍丽等地区性或全国连锁的化妆品店,摆放在门头引流的C位产品始终是Whoo后天气丹的套盒,另外韩束“399套盒”也是店里的热卖款,与Whoo后共同组成“引流搭子”。



用极致性价比填补收入鸿沟,用人情温度黏合社区信任,哈尔滨的街巷里充斥着性价比与情怀。但冰城的消费叙事远不止于此,这里既有零下30度的生存智慧,也有流量时代的焕新野心。
七公里之外的南岗区,老牌商场正试图用“高奢首店+数字化狂欢”撕开消费升级的裂缝。
高端消费的逆袭:专业服务与商场焕新的东北答卷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按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来分组,2023年东北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万元,在这四个地区中排最末位。不过,接近5%的增速在四个地区中排名第二。
但即便经济全国垫底,东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奢侈品的销售重镇。这片土地自古肥沃,高端消费的故事也从未落幕,只是换了一副面孔:从“大金链子小手表”的符号崇拜,转向对专业品质与体验价值的深耕。
1、专业服务带动中高端彩妆崛起。
疫情三年,或许意外成为东北美妆市场的转折点。当居家隔离让消费者有更多时间研究妆容,彩妆教育悄然完成了一场“去滤镜化”革命。
一位东北代理商告诉《FBeauty未来迹》,他代理的均是专业彩妆品牌,价格带在200~400元之间,但即使是这样高价位的彩妆,在黑龙江的二三线城市依旧“卖得动”。
“彩妆市场在疫情期间被彻底教育,顾客更看重产品功效而非品牌光环。”他认为,本地消费者对彩妆的认知已经比之前上了几个台阶,彩妆教育和技术对于顾客影响消费水准是比较大的。
《FBeauty未来迹》观察到,在哈尔滨的连锁化妆品店里,摆在C位的、销量高的品牌并非市场所熟知的潮牌,而是一些深耕线下的专业品牌,如英国彩妆品牌粉茉FENMO、卡卡意外成为“断货王”。这些品牌靠的并非广告轰炸,而是BA手把手教顾客画眉的耐心。


2、老牌商场积极焕新。
面对消费分层与人口流失的双重压力,承载着高端美妆“荣誉”的各大商场选择用“高奢+数字化+时尚化”破局。
2024年,松雷商业南岗店一口气引入了十余个国际品牌,包括M·A·C、3CE、毛戈平、华伦天奴美妆、FRESH、TOM FORD等,更以东北首店形式引入PRADA香水美妆精品店,试图以“从大众到高奢”的全层级覆盖留住客群。

而在@松雷卖场旗舰店 的抖音直播间里,主播带着逛商场,美妆、黄金、超市、餐饮的预售券应有尽有,“想看啥买啥,我带你继续逛!”云端预售的流量最终涌入线下,帮助松雷商业构建起“云端引流-线下核销-场景体验”的消费闭环。
而就在距离松雷商业直线距离不到百米的“远大购物中心”,三四十个美妆品牌的入驻让远大成为哈市美妆消费的核心区域。

另一头的西城红场则将美妆购物变成一场沉浸式体验。
西城红场是在哈尔滨机联机械厂原址上更新扩建而来,“蚂蚁啃骨头”精神正是诞生于此。在“艺术+X”的商业模式下,西城红场40平方米的面积中打造了“生活港+创意中心+艺术港+空中平台”等,将商业盒子、工业遗址、商务塔楼衔接为一体。


「生活港」一楼,DIOR、雅诗兰黛、阿玛尼、BURBERRY等品牌在商场一楼有着极大的展示空间。4月8日,中国高端香水品牌闻献的「红廊空间」也选址在此处。此外在不久前,这里还举办了美妆秀、哈尔滨时装周。
专业服务的深耕与商场的自我革新,正在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
旅游经济引爆“小样狂欢”:流量盛宴与本土疲软的撕裂
每过一年,就有至少六万人离开哈尔滨。
哈尔滨第七次人口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哈市人口为1001.0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3.6万人相比,减少了将近63万人。
2024年初,哈尔滨因“南方小土豆”的涌入被推上流量巅峰。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关于哈尔滨的词条持续霸榜——“想去哈尔滨的心情到达了巅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万人蹦迪”、“哈尔滨松花江上都铺地毯了”......根据抖音2024热点年度数据报告,“南方小土豆”是抖音2024年的年度热梗TOP1,哈尔滨也是2024年抖音十大旅行目的地的TOP1。
根据哈尔滨文旅发布的数据,哈尔滨在2024末至2025年的冰雪季期间,累计接待游客9035.7万人次,游客总花费137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16.6%,其中,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94.2%。
旅游经济的带动下,中小样品类的生意规模似乎正在加速增长。
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CW橙舞美妆店内摆满了护肤、彩妆、香水、洗护等各品类的大牌小样。《FBeauty未来迹》了解到,这家店最早是一个社区类型店铺,2024年哈尔滨旅游爆火之后,门店也随机而动搬到了核心旅游景点的街边。
几步之隔,就是曾经的哈尔滨本土连锁的骄傲——煊扬化妆品。如今,煊扬化妆品已转型为“杂货”类型,化妆品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美妆C位、爆款热销也已转让给9.9元卸妆湿巾和20ml便携发膜。这种“去美妆化”策略,实际上反映了实体店在老龄化与低客单价夹缝中的妥协。


另外一家选址在办公楼、远离热门景点的中小样美妆店又是另一幅景象。
这家店2024年9月开业,从线上俄代转型而来。货架上有序摆放着娇兰、希思黎的中小样,还设计了一整面的香水墙。不过老板佳佳却表示,每一个进店的人都要依靠线上推流吸引过来,目前营收全靠微信里积累的老客户下单。“不过最近旅游的人多了,偶尔还会有同城快送的订单。”

这场流量盛宴暴露出冰城美妆的矛盾与张力。
一面是本地消费“长期贫血”,当季节性客流如潮汐退去,哈尔滨的美妆市场终要回归本土逻辑。
但另一面,冰城人骨血里的烟火气与人情冷暖,也沉淀为零售生态亘古不变的价值。这是行业结构性变化的微观切片:当实体零售市场遭遇瓶颈,唯有将真实的温度与数字效率有机结合,才能让生意结出新的果实。
排版/阳艳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