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半导体新规下美芯片厂商受影响 晶圆流片成关键

半导体行业迎来了一项重要新规。现在进口芯片报关时,原产国不再依据封装地,而是追溯到晶圆流片工厂的所在地。这意味着以前通过在马来西亚等地进行封装以改变芯片国籍的做法行不通了,现在必须明确标注制造地。
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张国斌指出,这一规则变化对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现在报关需要准备全套PO证明材料,海关在核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货不对板,会立即卡住通关流程。有报关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市场行情变化迅速,目前没有人敢轻易报价,货物还在运输途中,落地时价格可能已经完全不同。
华强北的现货市场当天暂停了报价,芯片代理商透露,德州仪器等美系厂商集体保持沉默。模拟芯片厂商受到的影响最大,例如圣邦股份和纳芯微等国产厂商的股票直接涨停。新规特别强调了晶圆流片的核心地位,即使后续封装测试在越南或印度完成,只要流片环节在中国境内,仍然按原产地征收125%的关税。
海关总署122号令明确了“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晶圆制造中的光刻、沉积等关键工序决定了芯片的“国籍”。德州仪器股价因此暴跌7.61%,创年度新低。分析师认为,其工厂产能集中,成本优势将被高额关税完全抵消。
半导体观察家王如晨指出,这项新规不仅防止了偷梁换柱的行为,还为国产替代打开了新的道路。新规直接冲击了制造业回流计划,台积电的新厂还未量产就受到了精准打击。外交部此前已强硬表态,中国不会接受这种做法。当前的报关单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一个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