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AI产品烧钱竞赛:腾讯凶猛,字节保守,Kimi后退

访客 2025-04-09 12:27:58 42286
AI产品烧钱竞赛:腾讯凶猛,字节保守,Kimi后退摘要: “母猪产后护理难,问腾讯元宝”——各大科技公司AI产品正在经历红海“厮杀”,为了获得更多下载和用户量,近期,腾讯已把元宝...

“母猪产后护理难,问腾讯元宝”——各大科技公司AI产品正在经历红海“厮杀”,为了获得更多下载和用户量,近期,腾讯已把元宝的广告铺到了乡村道路墙壁上。

AI产品烧钱竞赛:腾讯凶猛,字节保守,Kimi后退

但AI时代,这场投流烧钱的竞赛逻辑似乎已变得不一样,有大公司仍毫不畏惧用烧钱营销换取规模,一些明星初创公司已冷静了下来,不再与大公司贴身肉搏。而也有人早已不再奉行烧钱这种方法论。

根据AppGrowing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科技大公司与明星初创公司花在AI产品投流上的费用合计约18.4亿元,这比2024年每个季度的数额都要多。

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在第一季度的投流规模为1.38亿元,比2024年第四季度的1亿元继续正向增长,但增幅有限。另一个变化的点是,从2024年11月开始,字节跳动将70%的投流预算花在了腾讯广告系统,而不是在自己的巨量千川平台上。

另一个投流的新兴玩家是快手的可灵AI,在第一季度,可灵AI的投流规模为4300万元,它在2024年第四季度几乎没做投流动作。可灵AI网页端在2024年7月上线,2024年底上线APP端。

有人正在烧钱时,也有人刚烧了一些,就冷静了下来。

月之暗面与MiniMax旗下的Kimi、星野在第一季度的投流规模为1.5亿元和5400万元,相较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5.3亿元和4亿元大幅压缩。

MiniMax的创始人闫俊杰在年初对媒体说,把海螺文本当一个产品、一个业务去思考,后来的决定就是不投放。“花大量钱投放,但问题是,更多的用户并不会带来更快的模型能力提升。”

另一家炙手可热的明星公司智谱AI也压缩了买流量的投入,其产品智谱清言在一季度的投流规模为2600万元,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的8700万元降低明显。

该公司的创始人张鹏与闫俊杰的想法颇为相似,张鹏告诉《中国企业家》:“未来很多的应用会以模型为核心,包上一个很浅的或者很薄的产品化、应用性的壳就会变成一个产品。”

一方面,腾讯元宝和豆包挤占用户市场;另一方面,明星AI初创公司投放策略极速调整,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趋势验证了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的观点:“今天的产品要勇于承认自己没有壁垒,壁垒在技术之外,苦活累活是护城河,比如集成各种风格的开源模型,整合第三方工作室外包编辑服务等。”

大公司变阵,腾讯收割一切

腾讯是2025年第一季度AI工具产品投流的主力,以一己之力支撑起“大盘”。

这家大公司似乎忘记了马化腾在前两年发出的警告。2022年12月,马化腾在腾讯内部大会上说,自己已经不相信买量的故事,腾讯以后任何业务(包括IEG)都不要再跟他提买量的事情,没有意义。

但现在,腾讯管理层并不反感元宝的投流。

智谱AI也压缩了投流的投入,智谱清言在一季度的投流规模为2600万元,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的8700万元降低明显。

零一万物的创始人李开复在2024年底的一次公开会议上说,坚决不盲目烧钱买不赚钱的流量,也不做“赔本赚吆喝”的生意。

按照朱啸虎的话说,严守专业纪律的软件企业,可能看到更多的曙光。

在第一季度,DeepSeek和Manus带给了中国AI创业者新的冲击,它们分别是底层模型能力进化与Agent产品更新,这让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迎来反思。

闫俊杰在接受《晚点LatePost》采访时说,梁文锋有两件事对他有启发:一是他们的品牌做得非常好,它的信誉和口碑是量化行业最好的之一;另一个启发是,DeepSeek一开始没有产品,所以更聚焦。

张鹏告诉《中国企业家》,智谱要重视预训练了,预训练仍然很重要。张鹏说,“预训练虽然现在关注度不那么高,但是后面的RL或者各种方法也好,其实本质上还是依赖预训练所带来的基座模型天花板。”

像Manus这样中间的产品化、工程化的方法是权宜之计,折中式的解决方案,根源在于模型能力的进化。张鹏说:“永远是技术进,工程退。你的技术越先进,需要工程化的事情越简单,永远是这样。”

2024年各大初创公司猛烈投流,它可能出于移动互联网商业常识的惯性,到了今年一季度,它们已经明白,投流只是产品发展的A面,组织架构调整则是B面,AB双打才能巩固战果。

所以在一季度,据《中国企业家》不完全统计,腾讯、字节、月之暗面与MiniMax等公司都进行了大模型业务、组织与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整:2月下旬,腾讯将一部分PCG业务团队调整至CSIG;3月中旬,原谷歌DeepMind副总裁吴永辉加入字节,担任大模型团队Seed基础研究负责人;MiniMax的公司副总裁、开放平台负责人魏伟等离职。

不烧钱的公司

有人仍毫不畏惧地烧钱营销,但AI时代,也有人不再奉行这种方法论。

阿里巴巴旗下的通义千问在今年第一季度加强了投流的力度,规模为3700万元,比2024年的第四、第三季度的数百万元增加10倍,但比起腾讯与字节,相形见绌。阿里CEO吴泳铭曾说,AI最大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在手机上做出一两个超级APP,而是推动各行各业的生产力变革。

以DeepSeek为例,2025年1月11日,DeepSeek发布官方APP并上线iOS与安卓应用市场,APP上线一个月下载量便突破1亿。3月底,据AI分析平台aitools.xyz,DeepSeek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AI工具,其访问量达到5.25亿次,在2025年2月首次超过了ChatGPT,ChatGPT为5亿次。

这是一个分叉口,取决于创始人和大公司业务负责人如何与旧时代划清界限,但又保证不脱离市场,变化才能造出新的商业大公司。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