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冶金术只能算是中国古代第五或第六大重要科学体系

访客 2025-03-19 15:24:25 1794
冶金术只能算是中国古代第五或第六大重要科学体系摘要: 【本文由“华稼”推荐,来自《为何张骞会从西域带回炼铁技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发芽糙米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由于钢铁易锈蚀,我国人工制铁时间估计很难考证了,一般认为是在商...

【本文由“华稼”推荐,来自《为何张骞会从西域带回炼铁技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冶金术只能算是中国古代第五或第六大重要科学体系

  • 发芽糙米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由于钢铁易锈蚀,我国人工制铁时间估计很难考证了,一般认为是在商末、西周。

    最早一定是块炼铁(纯铁),硬度不够,不能制作工具,必须通过渗碳成钢,渗碳工艺麻烦难以掌握,制出的块炼钢成本极高。

    公元前5-6世纪,我国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铁冶炼法(冶铁法、铸铁法),让生铁及后续的生铁变钢的成本都大幅度降低。

    当年学冶金学时,老师反问为何能说我国领先欧洲2000多年?四大发明都不符合呀?还有哪些肩比四大发明的?

    冶铁法是钢铁发展史最重大的发明,或许没有之一;极大地提高生产力,能动上层建筑;催生出百家争鸣、大一统等。。

    生铁虽脆,但硬度高,耐磨性好,可以不需要脱碳成钢,就能大批量制造低端生产工具,如农具等;后又发明生铁柔化技术,进一步提高生铁工具的性能。

    战国末年,发明炒钢法,让生铁脱碳成钢;于是强汉出现。

    南北朝,发明灌钢法,不但降低生铁成钢成本,而且第一次可以人为调整钢中的含碳量;于是有了盛唐。

按我的理解,冶金术只能算是中国古代第五或第六大重要科学体系,但它确保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被灭亡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冶金术保持先进,所以才能一汉顶五胡,确保整个民族地盘的完整性。

第一大科技体系应该是天文学,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夏历的制作,出土的四千多年前的测量历法的圭表,证明《尚书》中的《尧典》所说是存在的。中国的中字,就是来源于测量历法的选地中,周礼第一个官职天官冢宰就要负责建国之始选地中,并且列明地中的特点,就是夏至时圭表的日影长度为一尺五寸。确立以太阳运行规律为标准,按日影设定二十四气节,以太阳在最南端的冬节为始,以二十四气节中的十二节中定历法中的十二朔望月,缺节中的朔望月为闰月。百多次历法更改,都没有改变这个规则(除元朝的第一个历法)。

第二大科技体系是数学,这个是由天文学制定历法衍生出来的数学体系,九九表在出土周简中已存在。到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父子的《缀术》已将微积分搞通,所谓缀术,就是点缀,由一点点(微分)缀合成一个整体(积分),将圆从四边形开始拆分,第一次拆分为八边形,第二次分为十六边形,直到第十二次拆分为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个三角形,将底边的边长小弦累积合计起来,得出圆周率为3.141592。

第三大科技体系,应该是营造法式,相当于现有的各行各业的国标,可以做到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周礼》《墨子》《管子》里面记录大量各种器物的制作标准与方法。

第四大科技体系,觉得应该算是水利工程,有数学体系与营造法式的加持,现在遗存的水利工程不在少数。最让我惊讶的是灵渠如何在几十公里外,测得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海拨高度相同点,并且开建成功。

第五大科技体系,我觉得应该是生物科技,到处找新的作物,各种的种植养殖方法记录。《史记》里的大宛列传中,张骞出使西域,拿回什么有用的植物,都大书一番,还有春秋战国时代,大量的典籍记录什么时候种植什么作物。

第六大科技体系才能算到冶金术。

第七大应该是中医中药,我在长沙的湖南省博看到辛追墓出土的汉代医书,居然有治病标准,不按标准治病,医死了要追责。

外国评的中国四大发明,其实对中华民族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越是看多了中国古代的书籍,才越感到中华民族能延续几千年,靠的是各种黑科技全面发展,只是到了明清,特别是清代,才开始落后于外国。

以上就是关于【冶金术只能算是中国古代第五或第六大重要科学体系】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