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俄撇开乌克兰和欧洲在沙特展开谈判凸显了乌克兰及欧洲的棋子地位

2月18日美俄谈判的地点是沙特王室宫殿之一的阿尔巴斯金宫的迪里亚宫。
克里姆林宫表示,拉夫罗夫和克里姆林宫外交政策顾问、曾任驻华盛顿大使的尤里-乌沙科夫周二在沙特阿拉伯会见包括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和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三位美国高级官员。
美俄计划讨论如何启动乌克兰问题谈判,但乌克兰和欧洲均未被邀请参与。美国声称此举是为了提高谈判效率,避免“多方干扰”,而俄罗斯则强调需通过“单独的双边机制”解决问题。这种安排直接违背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绝不接受背后协议”的立场,也削弱了欧洲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权。
当地时间2月18日,在进行了4个半小时的会谈后,俄罗斯代表团和美国代表团结束了此次谈判。会谈后,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总结了如下要点:俄美代表团就所有问题进行了“非常严肃的对话”;俄美两国总统不太可能在下周举行会晤;在会谈中讨论了俄美两个大国必须“相互沟通”的问题;俄总统将自行决定何时开始就乌克兰问题与美国接触,俄美各自的谈判团队将在适当时候就乌克兰问题开始接触;俄罗斯和美国同意推进双边关系,双方都对此很感兴趣;俄罗斯和美国同意尊重彼此的利益。
2月18日,美国国务院就俄美利雅得会谈成果发表声明:俄外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同意成立谈判小组解决乌克兰冲突;一次会议不足以解决乌克兰问题;双方同意建立协商机制,以克服两国关系中的“刺激因素”;美国和俄罗斯商定将致力于外交关系正常化;鲁比奥和拉夫罗夫同意就乌克兰局势解决后可能出现的经济机会开展合作;俄美通话和会晤不足以实现“持久和平”,但利雅得会谈迈出重要一步。
针对本次会谈各方高度关注,纷纷在会议前后进行相关表态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2月17日排除了向乌克兰做出领土让步的可能性,会谈前夕摆出了强硬的开场姿态。拉夫罗夫说:“苏联领导人在苏联成立时对现在的乌克兰作出了领土让步。”拉夫罗夫随后对乌克兰提出的让美国获得其矿产资源的协议表示蔑视。拉夫罗夫说:“我们应该如何让步一让出俄罗斯人民,还是让出稀土?”路透社11月报道称,普京准备与特朗普谈判达成协议,但拒绝在领土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并坚持要基辅放弃加入北约的野心。
泽连斯基公开表示未收到任何邀请,并强调不会接受无乌方参与的和谈,乌克兰总统在周五明确表示,并无计划与任何俄罗斯或美国官员会晤,他也不知道美俄谈判的相关议题。刚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警告:如果北约军力削弱,俄罗斯或将乘势"对北约宣战"。泽连斯基在土耳其称,他不再感受到美国的支持,有爆料称泽连斯基签署了一项法令,要求乌克兰公民开始用小写字母拼写“usa”和“trump”。
欧洲大部分国家对美俄会谈很是不满,他们居然无法上谈判桌,欧洲认为美俄私下达成的协议可能牺牲乌克兰利益。爱沙尼亚等国则批评这是“欧洲的黑暗时刻”。
欧洲多个防务大国领导人17日紧急齐聚法国巴黎,商讨对美国、对乌克兰局势的应对策略,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英国首相斯塔默等国和欧盟领导人参加。此次会议将重点讨论欧洲能够向乌克兰提供哪些具体安全保障,包括向乌克兰派遣军队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会议很难取得进展,况且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等人的总统地位都已经摇摇欲坠,基本无缘下届总统宝座。
美国国内的表态还是相当分裂。《华盛顿邮报》写道,美国索要一半乌克兰矿产的提议让基辅感到震惊,这些提议被拒绝了。
现在,外交官们正在为特朗普和普京的会晤铺平道路。美国人希望在复活节前完成停火,即4月20日。CNN则表示特朗普政府“结束了俄罗斯的国际孤立并侵蚀了西方的团结”。“和平的时刻到了!”,美国新任卫生部长肯尼迪要求泽伦斯基停止敌对行动,明确表示美国纳税人不会将辛苦赚来的美元浪费在乌克兰。
马斯克在X上转发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抵达沙特的推文,并写道:“这才是称职的领导的样子。”
为什么美俄选择单独谈判不带欧洲和乌克兰?分析主要是出于提高谈判效率、避免多方利益交织使谈判复杂化以及速战速决的考虑。
首先美国认为谈判桌上人越多越不利于达成协议,因此不希望欧洲和乌克兰参与,以免谈判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推进。美国希望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加速解决俄乌冲突进程。
其次,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当前的多边谈判模式并不满意,他希望通过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直接对话,快速达成停火协议。普京认为,单独与美国对话能提高谈判效率,避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参与拖延决策进程。
此外美俄双方都有意通过此次谈判增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特朗普试图展示自己调解者的角色,成为俄乌最终和解的关键人物;而普京则希望绕过其他国际势力,直接与美国展开对话,以体现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此表示,美国是谈判的“主要对手”,俄美将建立单独的双边机制,乌克兰会以某种形式参与后续谈判。
美俄本次会议的相关议题福克斯新闻称特朗普和普京认为泽连斯基连任的可能性很低,因此俄罗斯和美国认为乌克兰举行选举的条件是成功调解进程的关键之一。
拉夫罗夫认为北约扩张是对俄罗斯利益的直接威胁,双方就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在利雅得进行了讨论。
俄罗斯总统助理称俄罗斯的首要任务是开始实现莫斯科与华盛顿关系的真正正常化。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首席执行官德米特里耶夫表示,俄美经济问题谈判有可能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取得进展,俄罗斯已向美方递交了一系列经贸领域的建议,美方正在考虑,双方联合项目将使俄美经济更加成功。俄方表示特朗普政府愿意倾听并理解俄方的立场。虽然双方没有谈到恢复北溪管道2的建设工作,但是会涉及恢复俄罗斯向欧洲的正常供气。
美方则希望尽快推动俄乌和平,据称为此美国放弃对乌领土完整的支持,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公开表示“恢复2014年边界不现实”,并拒绝将乌克兰加入北约纳入和平计划。特朗普要求乌克兰偿还部分援助资金(如3500亿美元援助需以矿产资源抵偿),与拜登时期的无条件支持形成对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对美国承诺的2000多亿美元军事援助表示质疑。据泽连斯基称,乌克兰实际收到的援助金额远低于这一数字,他甚至不知道这些资金的具体去向。乌克兰只拿到约3亿至4亿美元的人道援助和700多亿军事武器援助)。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达成共识,即通过谈判要求乌克兰割让领土以换取停火,这被视为对俄妥协的“交易式和平”。
2月16日据英国路透社报道,该社获取的一份文件显示美国已询问其欧洲盟友,内容包含作为和平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哪些欧洲国家将向乌克兰部署军队?欧洲领导的部队准备部署到乌克兰的军队规模、部署位置和部署时间、欧洲准备向乌克兰提供哪些额外的能力和设备等等。而英国首相斯塔默16日已经表示,如有需要他已准备好并愿意将英国部队部署到乌克兰。
特朗普希望很快在沙特与普京会面,之前特朗普接受采访表示他不同意俄罗斯对北约构成威胁:不,我不同意,即使是最小的。
目前博彩网站Polymarket数据显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后者就职后100天内会晤的概率为76%,而在2025年结束乌克兰敌对行动的概率为74%。2月18日上午,博彩公司对普京与特朗会晤的预测概率达到84%,但随着俄美会谈在利雅得的进行,这一比例开始下滑。同时自2月初以来对在2025年结束乌克兰敌对行动的预测概率增长了10%以上。
之前笔者看到一份2024年的俄罗斯方报道则称,普京可能考虑在目前军事上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继续1到2年的战争,从而获得更多的战场收益后再考虑收手,同时这段时间也能让乌克兰一方能够真正在谈判桌上做出更大的让步。据此笔者认为俄乌冲突应该也是类似朝鲜战场一样军事冲突和谈判两不耽误的节奏,等到双方都想坐下来签字的时候这场冲突才能真正停止。笔者个人判断估计在2026年左右俄乌冲突会停止。
美俄在沙特会晤对各方的影响据乌克兰通讯社报道,美国的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发表演讲时表示,莫斯科与德黑兰、平壤、北京结成的联盟几年前还不存在,他谈到防止其加强和扩张的必要性。乌克兰通讯社认为华盛顿打算破坏俄罗斯与中国、伊朗、朝鲜的联盟。笔者认为美国试图分化中俄关系可能无法取得成功,因为之前普京及俄罗斯高级官员都已经做出了大量表态称将继续保持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况且中俄经济互补性很强。
同时此举真真切切的削弱了北约的凝聚力,欧洲对美国的信任危机可能推动其加速军事自主化进程。在特朗普及其政府代表发表了关于乌克兰的最新声明后,北约方面紧急修改了声明的措辞,将一直采用的“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换成中性的“乌克兰冲突”。2月18日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在伦敦发表讲话时称,英国应重新武装武装部队。希利说:“他们将负责执行200亿英镑的预算,用于充实和维护国家武库。这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现在必须重新武装英国。” 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透露,欧盟正在制定的一揽子计划总额约为7000亿欧元,旨在确保欧洲安全,将在不久后出台。
此前美国承诺在180天内解决乌克兰冲突,目前就俄乌冲突的现状看,俄罗斯已经占据一定的优势,每天都能取得战场的进展,而且合同制招募兵源和军工业生产均比较稳健,相反乌克兰目前可用的兵源已经越来越少,以致于刚刚被强征兵役的乌克兰青年死亡后其母亲自杀性袭击乌克兰征兵办人员。同时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的武器装备传播在美国断供的情况下只能撑到2025年夏天。所以根据马斯克之前发言,就是俄乌冲突越早停火对乌克兰普通人民越有利,笔者也实在看不出北约不下场的情况下,乌克兰目前有扭转不利战局的办法。
讨论乌克兰问题却没邀请乌克兰参与,这一安排被认为很讽刺,并且凸显乌克兰在美国战略中可能只是个棋子。乌克兰作为直接当事国,却只能事后得知“自己的命运已被摆上谈判桌”,这无疑是对其主权与尊严的漠视。而美俄可能私下达成妥协,从而出卖乌克兰的利益,届时即便乌克兰不同意,也难以改变结果,因为即使欧洲全力援助乌克兰也不法抵消美国暂停键的损失,况且欧洲现在反对继续介入乌克兰的民间呼声越来越高。
《经济学人》则表示一些欧洲官员贪婪地盯着俄罗斯的天然气,因为可以重振垂死的欧洲工业。高盛的雅里·斯坦(Yari Sten)预测,冲突的结束可能会使欧洲的GDP增长0.5%,其中大部分将由更便宜的天然气提供。支持者认为,恢复天然气供应也可能促使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和平协议并遵守该协议。
当“捍卫民主”的口号让位于利益交换,所谓“良知与底线”的推崇显得苍白无力。这一局面或许印证了国际政治中永恒的真相:实力而非道义,才是决定命运的核心要素。
以上就是关于【美俄撇开乌克兰和欧洲在沙特展开谈判凸显了乌克兰及欧洲的棋子地位】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