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和医学院要求申请4+4需3人推荐 非医学本科生攻读医学博士引发热议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通报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因违反生活纪律和医德医风问题被解除聘用关系。网传举报信中,肖飞的妻子称肖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某规培住院医师董某某产生婚外情,媒体报道称这一点得到肖飞本人承认。
此事引发公众对董某某教育背景及“4+4”培养模式的关注。这种模式是指非医学本科毕业生在四年后获取医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式。除北京协和医学院外,国内多所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也开展了类似的培养模式。
北京协和医学院自2018年起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面向非医学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后可直接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该试点班每年招生两次,春季批次面向国内高水平大学本科生,冬季批次则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本科生。申请者需满足一系列要求,包括推荐信和志愿服务经历等。尽管是面向非医学专业招生,但笔试内容仍以生物学、化学和数理概念为主。
数据显示,试点班学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主要为理学,生物类专业占比最高。此外,试点班还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未通过考核的学生可选择重新修习或转入其他培养项目。王辰院校长表示,协和自2023年开始与多所著名高校合作开办“协和医班”,为学生铺设多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通道。
关于“4+4”培养模式的效果,有研究指出其学生在学科成绩上与传统八年制无显著差异,但在临床能力和科研产出方面略低。然而,也有研究表明,“4+4”学生在基础综合考试和临床综合考试中的平均成绩高于五年制学生。学制短导致科研训练时间不足被认为是“4+4”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之一。
国内多所高校也在开展类似的“4+4”培养模式。上海交通大学自2002年起招收非医学本科毕业生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医学院则在2023年推出“卓越学者型医师项目”。浙江大学医学院早在2005年就创办了巴德年医学试验班,采用“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4+4”培养模式,前四年攻读非医本科,后四年进入医学博士培养阶段。这些高校的招生对象各有不同,但都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