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美方高估了手中筹码 中美经贸谈判前景未明

近期,美国释放出关税战可能“降温”的信号,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对此回应称这些都是假消息。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也表示,目前中美之间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美国总统特朗普及财政部长贝森特则持续谈论对华关税战将要“缓和”的前景,声称希望达成“公平的协议”。外界认为,虽然中美贸易谈判尚未正式开启,但在未来几个月内谈判窗口很可能会打开。关键在于双方能否找到互信基础,避免进一步升级,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上达成一致。何亚东强调,解铃还须系铃人,单边加征关税措施由美方发起,如果美方真的想解决问题,就应该正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理性声音,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通过平等对话找到解决分歧的办法。
对于华盛顿是否在与北京谈判的问题,特朗普表示“一切都很积极”,并称“每天都有”接触。然而,贝森特早些时候表示,双方正在等待彼此之间的对话,并称美中两国降低向对方征收的高额关税才能开始进行谈判。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贝森特否认了美方将单方面削减对华关税,但他提到,美中都不认为目前的关税水平是可持续的,“两国之间贸易中断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再次强调,这场关税战是美方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且明确的。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来解决问题,就应该放弃极限施压那一套,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何亚东也表示,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回到平等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合作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有分析指出,种种迹象表明,美方正在寻找出路,白宫似乎缓和了此前在关税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杜克大学政治学教授格里科认为,美方可能将继续寻求与中国达成协议,以免金融市场带来困扰。国际危机组织东北亚问题高级分析师威廉·杨认为,中国将坚定地维护自身目前的立场,直到看见美国政府作出一些可信的举措,才会考虑开始谈判。他认为,在中国看来,这场关税对峙的走向将是未来四年中美双边关系如何发展的前兆。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称,美方的对华关税战难以达到目的,根本上还是他们高估了自己的筹码,低估了中国的韧性和反制效果。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称,中国手握五张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够更好地承受关税影响;在再生能源、芯片和人工智能等自主技术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知道债券市场可以动摇美方决定;在稀土提取和精炼方面处于近乎垄断的地位。
面对美国的关税行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没有退缩,也没有主动推动达成协议。他表示,中国经济地位稳固,而美国却在走弱,中国人希望成为国际上最可靠的贸易伙伴。
美国国内对关税政策的支持度也在下降。民调显示,59%的美国受访者不赞成美国政府提高关税,39%的人表示赞成。此外,美国12个州的总检察长提起诉讼,称联邦政府的关税政策为“一时兴起,而非合法权力的正当行使”,要求法院宣布“对等关税”非法,并阻止其实施。即将卸任的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预计德国今年的经济增长是零,美国的关税政策对出口导向型的德国经济产生直接影响。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也表示,域内没有任何国家愿在美中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也没有国家希望看到美中战略竞争演变为“零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