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谈为何让学生徒步百里祭奠先烈 行走的思政课

清明时节,家国同祭。4月3日凌晨5点,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和弘文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们从学校出发,徒步前往27公里外的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那里的300多名烈士,全程往返共108里。这项活动两所中学已经坚持了30年。
在家长们的加油鼓励声中,同学们踏上了征程。一路上,他们高举红旗、齐唱红歌,齐步前行。黄卯山路途崎岖,地势起伏,在蜿蜒的山路上,同学们互相搀扶,互相鼓励,共同克服困难。
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师生们抵达任山河烈士陵园。同学们向革命先烈默哀、献花,并擦拭墓碑。1949年,任山河战斗打响解放宁夏第一仗,364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长眠于此。
固原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何成江表示,一次刻骨铭心的行走胜过一百次空洞的说教。这种形式将小思政与大思政相结合,让思政教育从室内走向户外,让学生从感悟中知德,到情感层面行德,最终变成他们的价值、思想和文化认知。这样的行走不仅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力、品质力和耐力,还体现了团队精神。
青山处处埋忠骨,后辈岂可忘忧国。从1995年开始,每年清明时节的徒步祭奠都是一堂“行走的课堂”。最初是为了让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后来逐渐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豪情。这堂走了30年的“思政课”内涵不断丰富。
原固原市第二中学校长韩宏表示,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生是要吃苦的,亲身实践才能理解班主任的辛苦和父母的爱。
张红梅是固原市第二中学高二四班的班主任,她以学生和老师的身份先后五次徒步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身份的转换让她对“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动有着不同的感受。
参加过徒步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活动的学子们表示,无论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他们都学会了在困难中看到希望,领悟到了“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内涵。
今年2月24日,固原市的这项活动成为当地思政教育的典型案例,《29年坚持行走的思政实践课》入选全国大思政课优秀案例。
历经30年的传承,这堂生动的思政课让同学们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悟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为了保障这堂“行走的思政课”顺利进行,固原市交警、消防救援、医疗等部门都会全程参与护送,确保每个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