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美妆短剧”又爆了

访客 2025-03-31 17:03:08 45036
“美妆短剧”又爆了摘要: 美妆短剧的风口真的已经过去了吗?答案是:否。今年开年,丸美定制短剧《夫妻的春节》在抖音爆红,成为2025年全网首部观看人数破亿的短剧,当前播放量已逼近6亿;谷雨独家合作的《以爱之名...

美妆短剧的风口真的已经过去了吗?答案是:否。

今年开年,丸美定制短剧《夫妻的春节》在抖音爆红,成为2025年全网首部观看人数破亿的短剧,当前播放量已逼近6亿;谷雨独家合作的《以爱之名》播放量达5.2亿次、HBN独家冠名的《阳光灿烂时》播放量达2.4亿次……

有资深业内人士向青眼号外表示,2025年短剧市场必将彻底爆发。那么,从做内容到做生意,短剧营销能否助力美妆品牌实现新增长?

亿级美妆短剧迸发

2023年,进入发展瓶颈的韩束,选择尝试用短剧突围,成功走出了一条美妆营销新路,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妆品牌开始布局于此。

而两年后,青眼号外注意到,这个异常拥挤的赛道,依旧有大批品牌前仆后继地涌入。那么,“短剧+美妆”这套营销方式,还行得通吗?

从今年的“美妆短剧”市场表现来看,答案显而易见——短剧营销似乎已成为不少品牌的“必选题”。

今年年初,丸美在抖音推出了短剧《夫妻的春节》,以妻子春节期间坚持“离婚”为切入点,探讨了婚姻中情感失衡、家务分工不均及职场困境等女性议题。此外,《夫妻的春节》的主演选取了倪虹洁等有一定受众基础的长剧演员,在演绎方式和剧情呈现方面,相比常规短剧也更加有质感。

值得注意的是,《夫妻的春节》在剧集界面设置了多个引流入口,帮助品牌进一步将播放量转化为产品销量。例如,用户选择剧集时,可下拉跳转丸美直播间;点击横幅海报,可直接跳转至植入商品购买页;在观看短剧时,点击底部商品话题也可随时跳转至品牌直播间或旗舰店。

“美妆短剧”又爆了

截自抖音

据剧方收官战报,该剧是2025年全网首部观看用户破亿的短剧,连续2周位居抖音热播周榜榜首。截至发稿,该剧播放量已达5.8亿。

当然,亿级播放量也为品牌带来了相当不错的业绩增量。据剧方公开数据,该剧CPM(广告千人成本)为4-4.5,拉动A3人群(深层交互人群)提升360%,助力丸美双胶原直播间GMV同比增长460%。此外,主演倪虹洁在剧中使用丸美小金针水乳护肤的场景,已助推该单品抖音话题达4.9亿次播放。

有资深业内人士告诉青眼号外,这一数据在抖音短剧的精品项目中属于不错的成绩,CPM也低于抖音的常规美妆流量投放。

值得注意的是,《夫妻的春节》的成功绝非孤例,美妆短剧们的整体表现,大多优于市场大盘。

青眼号外梳理发现,2025年以来至少有22部美妆品牌合作短剧上线,其中11部短剧播放量破亿。而据DataEye发布的《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过去一年抖音上线短剧超2万部,近半数播放量在100万以下,破亿和破5亿的短剧分别仅占4.3%和0.2%。

由此来看,短剧依旧是帮助品牌拓圈和寻求业绩增量的重要路径。

“美妆短剧”又爆了

目前,“美妆+短剧”的营销,以品牌定制剧为主,品牌的植入方式包括道具/场景植入、主角口播、定制式故事情节、独家冠名等,同时品牌还会在剧集内设置多个入口直通产品购买链接,实现精准引流。

内容呈现方面,美妆品牌定制短剧不再局限于甜宠、霸总等常规套路,而是更注重情绪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如谷雨短剧《河豚小姐》,聚焦父女代际冲突的议题,同时设定主角体内住着一只河豚,直戳当下年轻人渴望温暖、遭遇刺激又会浑身武装的痛点。

“美妆短剧”又爆了

图源“河豚小姐”官方抖音账号

值得注意的是,由专业演员、剧情达人出演的短剧热度更高,且当下美妆短剧在画面质感和剧集质量上均趋于精品化。不少观众在评论区表示,短剧变好看了,为此愿意接受“广告”。

美妆短剧流量争夺战

美妆品牌如此积极布局短剧营销,究其根本,核心诉求仍是急需寻找新的流量入口。

根据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预计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

目前,国内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超过6亿人。其中,抖音平台的微短剧用户主要来自三线以上城市,其中女性占比达53%,18岁至40岁的群体占比60%,这些人群也是美妆消费的主力军。

“所有的平台都在扶持短剧。”曾操盘过多部品牌定制剧的短剧电商博主张帅(@进击短剧的帅总)对青眼号外表示,2025年短剧市场必将彻底爆发,短剧正在以“爽感”叙事、高频反转和强情绪共鸣,成为新一代“电子榨菜”。

青眼号外梳理了“美妆+短剧”营销发展轨迹发现,早在2021年底,就已有美妆品牌开始涉足微短剧领域。如倩碧冠名的《狐系女友惹不起》在快手获1.5亿播放量,但呈现形式仍是传统的“贴片”广告。

“美妆短剧”又爆了

2022年,美妆短剧定制化程度开始提升。如丸美冠名的快手短剧《靠近双子星》,通过产品植入、品牌主理人出演及剧外直播间联动,实现品牌声量与销量双增长。卡思数据显示,热播期间,丸美在快手搜索量提升141%,涨粉超20万。

2023年,品牌微短剧开始进入爆发增长期,其中最典型的品牌案例就是韩束。2023年3月至9月,韩束与抖音千万达人姜十七合作推出的《以成长来装束》等系列短剧,斩获约50亿播放量,剧情植入的韩束红蛮腰礼盒也成功种草大量客群。据用户说数据,同年“姜十七同款礼盒”抖音销售额超16亿。

“美妆短剧”又爆了

截自抖音百科、快手星芒短剧微博

此后,美妆品牌围绕短剧的流量争夺战愈演愈烈,在高播放量的刺激之下,尝到甜头的美妆品牌开始持续复投。

大数据营销技术公司勾正科技发布的《2024年微短剧营销市场洞察与投放指南》显示,2024年美妆行业以172部的投放数量领跑微短剧赛道,参投的美妆品牌达78个,独家合作剧占比86%,韩束、谷雨、百雀羚、C咖、丸美获得社媒声量最多。

其中,韩束全年投放了18部短剧,居于美妆短剧投放热力榜榜首,剧集覆盖爱情、职场、家庭等多题材,绑定姜十七、莫邪、丁公子等头部达人,反复曝光旗下核心产品。

不过,相比于2023年的爆发式增长,2024年韩束定制短剧曝光量开始快速缩水。青眼号外统计了韩束近两年播放TOP5短剧播放量发现,总播放量同比下滑了80%左右。

“美妆短剧”又爆了

勾正科技首席客户官阎诚江曾在公开采访中提到,美妆品牌面对女性受众推出的女频短剧,因同质化剧情泛滥,导致观众热情消减,加上市场竞争激烈,打造爆款的难度显著增加。

成本飙升,美妆短剧还值得做吗?

越来越难得的爆款,伴随的是越来越贵的成本。

据公开报道显示,2023年,一部定制短剧的起步成本仅为10万元。“现在一部品牌定制短剧,起步成本约为50万。”张帅向青眼号外透露。

青眼号外注意到,成本暴涨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达人演员价格以及流量投放成本。

其中,达人费用会因粉丝量和热度水涨船高。勾正科技高级副总裁姜岚对青眼号外透露,常规短剧单剧制作成本约为50万至300万,但若合作了头部达人,单集成本甚至会飙升至50万。

在流量投放方面,姜岚表示,通常情况下,投流成本在总预算中占比达50%-70%,结合不同的营销目标占比略有不同。而据36氪报道显示,短剧营销投放的CPM(CostPer Mille每千次展示的成本)从几块钱上涨到了现在30-40元的区间,翻了近10倍。

一边是水涨船高的成本,另一边是不确定的曝光效果。对于纷纷入局的美妆品牌而言,2025年做短剧还值不值?

在姜岚看来,美妆品牌对短剧投放效果反馈不一。“部分品牌觉得性价比低,向我们咨询是否继续。不过也有一些品牌因投放提升品牌曝光、增加营收转化,决定在2025年加大微短剧投放预算。”

姜岚进一步指出,短剧可灵活配置电商跳转节点,实现“曝光+转化”的品效协同,从而缩短消费者的决策链路。

“当前直播行业中,品牌关注点已从单纯追求GMV转向扩大5A人群资产1,而短剧恰好能满足这一战略需求。”张帅表示,短剧的内容属性使其能进入占据平台80%流量的纯内容池(商业化流量池占比20%),通过优质内容实现A1-A3人群(认知-种草阶段)的规模化积累,再通过自播、达播等方式完成A4-A5人群(购买-复购阶段)的价值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也在不断完善短剧电商生态,帮助短剧的“流量”可以更好地转化为“购买”。如去年双十一期间,抖音首次推出了“剧推搜直”的链路玩法,联动推荐、搜索、直播等多个场景推动短剧营销。

简单而言,短剧的电商属性正在逐渐增强,并成为品牌重要的营销根据地。

美妆品牌如何在短剧突围?

那么,对于下场做短剧的美妆品牌而言,如何保证“5A to GMV”转化效果?

首先,美妆品牌需提升对短剧行业的认知,避免盲目跟风,挑选优质合作团队。

青眼号外了解到,成熟的品牌短剧定制模式,不仅涵盖播放量、讨论量、搜索指数等基本要求,还会对A3人群规模、GMV贡献率及ROI(投入产出比)进行预估。这种紧密的合作模式,促使各方协同发力,共同打造爆款美妆短剧,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此外,多位行业人士表示,目前美妆短剧的一大难点,仍是商业植入与剧情内容的平衡。品牌方诸多的硬性露出指标,在短剧有限时长与独特叙事下易致内容生硬。“这需要品牌方从观众视角出发,与制作方共同创作,以实现更好的内容效果。”有资深短剧投放人士对青眼青眼号外坦言。

其次,要做好短剧与品牌电商的承接服务。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青眼号外,韩束短剧的成功,也在于品牌方的积极配合。短剧每日更新一集,韩束电商部门会以此为契机,开展品牌店播进行多轮推广。例如,《以成长为装束》上线节点选在三八妇女节前一周,以此为大促预热,韩束通过搜索词绑定商品页、评论区与网友互动、直播间播放短剧等方式,积极营造主角同款种草氛围。

张帅则提到,在短剧演员选择方面,他倾向于与带货达人合作,借此让品牌有机会进入达人直播间,增加曝光度并扩充品牌A4人群资产。

最后,品牌应秉持长期主义策略,构建短剧内容矩阵。

“现在更多的品牌要求‘品效销合一’,除了GMV以外,还希望短剧可以契合甚至重塑品牌形象IP。”姜岚表示,持续输出系列化精品短剧IP,有助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持久的形象,以此来提升品牌忠诚度和市场影响力。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行业监管趋严、视觉技术发展、大小屏的联动等,未来美妆短剧的营销和“带货”模式,必然还有新规范、新玩法。在用户注意力迁移和流量成本增加的大背景下,短剧营销给了品牌新的机遇,也是新的考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