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淘宝买菜转向,阿里放弃社区团购?

访客 2025-04-03 17:21:49 55816
淘宝买菜转向,阿里放弃社区团购?摘要: 阿里巴巴,终究没啃下社区团购的“硬骨头”。3月25日晚,淘宝买菜全国用户收到平台通知,称因业务调整,将次日达业务转为快递到家模式,用户仍可通过"淘宝买菜-农场直发频道"浏览商品并下...

阿里巴巴,终究没啃下社区团购的“硬骨头”。

3月25日晚,淘宝买菜全国用户收到平台通知,称因业务调整,将次日达业务转为快递到家模式,用户仍可通过"淘宝买菜-农场直发频道"浏览商品并下单,订单将通过快递配送到家。

淘宝买菜转向,阿里放弃社区团购?

淘宝买菜平台通知,图/淘宝买菜app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2月,南昌等地便传出淘宝买菜全面关停自提点的消息。此次通知下发后,日前,武汉、郑州、成都等多地都传出运营模式调整的消息。

不难看出,淘宝买菜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停止次日达业务,撤出社区团购战场,计划时间至少达到半年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3年5月,阿里便完成过一次结构调整,将“淘菜菜”与“淘鲜达”合并为“淘宝买菜”。如今回望,将O2O模式的“淘鲜达”与聚焦社区团购的“淘菜菜”整合,更像是阿里主动寻求业务范围的收缩。

作为电商领域最后的壁垒,生鲜电商是电商平台们的必争之地,如今,从社区团购撤退,仅仅握着手中盒马鲜生这块“底牌”,阿里生鲜电商未来的路在哪?

1、淘宝买菜转向,社区团购为何难做?

社区团购,为何让电商巨头魂牵梦绕?

据QuestMobile数据,截止2024年3月,下沉市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6.47亿,占据整个移动互联网规模的52.6%。当移动互联网在一二线城市见顶,下沉市场代表着新增量。

另一方面,线下市场是互联网大厂拓宽业务场景、盈利空间的重要渠道,每个行业的革新都代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而“生鲜”则是最后的一关。

从两方面来说,注重在下沉市场的争夺,涉及“买菜”基本生活需求,发挥社交电商优势的社团团购,便成为互联网大厂的必争之地。

对于电商起家的阿里来说,社区团购也曾被视为解决生鲜电商难题的重要手段。

以往传统的生鲜品类在电商购物中,存在产地不集中、运输要求高、产品难以标准化、运输时间长等众多问题,导致生鲜品类做电商“不划算”,迟迟难以完成线上购物的革新。

而依托社区、团长的社交关系,凭借供应商、物流商、平行仓、网格站、团长等细分的供应链环节,社区团购有效地突破了传统生鲜电商的难题,将成本均摊给各方,缩短运输时间,并对产品完成更精准的把控。

淘宝买菜转向,阿里放弃社区团购?

淘菜菜小程序提示没有自提点,图/淘菜菜小程序

背负着厚重期望,社区团购自2016年兴起,“兴盛优选”等初创玩家吸引着众多资本涌入,随后在2019年逐渐洗牌。2020年,疫情的催化使得战局迅速进入高峰期,互联网大厂悉数入局。

2020年,彼时担任阿里B2C零售事业群负责人的戴珊曾称,对社区团购的投入“不设上限”。

然而,社区团购模式盈利难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这一方面是因为生鲜品类产品的特殊性,消费者往往对价格敏感,不太能接受高溢价,但较高的运输成本却决定着低价商品难以保证质量;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不断持续的价格战,使得平台方不断需要支付补贴成本。

最终,压力传导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例如社区团购团长的流失,在社区团购最火热的几年,各平台团长的佣金普遍能达到10%以上,如今则普遍下滑,甚至不到5%。团长数量的下降也导致社区用户购买频次下降,使状况雪上加霜。

2023年5月,阿里宣布,将“淘菜菜”与“淘鲜达”合并为“淘宝买菜”,集中资源在社区团购领域。但相比互联网大厂当前仅存的全国性社区团购巨头美团和拼多多,淘宝买菜在用户规模和覆盖率上均有不及之处。

其中,多多买菜借助拼多多在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多年扎根,实现更高的利润空间;美团优选则凭借本地生活服务的运营经验,在本地化上优势突出。据公开数据,2023年,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市场份额分别为35%~40%以及30%~35%。

当竞争对手统一走向盈利的关口,淘宝买菜仍然挣扎在增长缓慢的规模上,选择放弃也就不难理解。

2、转向“淘宝买菜-农场直发”,是一门好生意吗?

调转枪头,实属阿里的无奈之举。

当前,淘宝买菜采用产地直发,通过快递触及消费者的直发模式,省去原本社区团购中的平行仓、网格仓以及团长等环节。

表面上看,这为平台省去仓储的固定成本,为消费者省去团长的佣金费用,使用第三方快递也节省了本地物流成本,但实在很难称得上一门“好生意”。由于运输时间的增长,以及中间环节的简化,生鲜品类电商的传统问题再次回到案前:效率低下、运输成本高以及品类质量难以把控。

一位辽宁的淘宝买菜团长便向媒体反映:“只有快递业务的淘宝买菜一次要等三四天,单量少的可怜,一个月就三五单。”

淘宝买菜转向,阿里放弃社区团购?

淘宝买菜公众号宣传“农场直发”,图/淘宝买菜公众号

如今,“农场直发”模式的转变,更像是利用盒马鲜生已经建立的产地优势,努力留存一些淘宝买菜的用户,不让淘宝买菜多年的经营直接付诸东流,企图复制“1688淘工厂模式”式的成功。据公开资料,当前阿里有180多个盒马村、7780个淘宝村、2429个淘宝镇可以发挥“直发”的优势。

伴随转型,是阿里社区团购团队必经的阵痛。

3月24日,网上传出一位孕妇在广州阿里巴巴公司顶楼维权的照片,横幅上写着“强烈抗议阿里恶意非法解雇临产孕妇”,引发社会关注。

对上述事件,淘宝买菜回应称,当事员工是处在待产期外包员工,因淘宝买菜广州区域业务调整,岗位发生变化,并非辞退,目前照常发放工资。

据《IT时报》报道,淘宝买菜员工已收到裁员通知,补偿的办法除去法定N+1外,还加上月工资的80%。一位员工透露,2024年年中就已经有部分地区计划叫停业务,但直到今年3月中上旬,员工才陆续收到通知。

3、生鲜电商,阿里暂时熄火

随着淘宝买菜退出社区团购,阿里的生鲜电商之路再次走到一个关键节点。

2018年,阿里推出“盒马鲜生”,作为生鲜电商领域的一次试水,彼时正值社区团购的火热时期。2020年,在疫情催化下,社区团购全面爆发,阿里推出“淘菜菜”品牌,全力进军社区团购。

针对过于激烈的价格战,监管部门还曾在2021年叫停社区团购的过度补贴行为,终止“0.01元”秒杀等促销。

但时至如今,生鲜电商仍然未被归于单一的答案。市场上有着以京东到家、美团闪送为代表的“O2O模式”,以叮咚买菜、美团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盒马鲜生、家乐福为代表的“仓店一体化”,以美团优选、多多买菜为代表的“社区团购”,以及一些B2B生鲜电商。

据网经社数据,自2014年至2023年,阿里共投资5家生鲜电商及2家社区团购企业,包括盒马鲜生、好食期、十荟团、T11、菜划算、闪电购、易果生鲜,累计投资金额超百亿元,覆盖的领域包括前置仓、仓店一体、社区团购、B2B等众多模式。

2022年,十荟团关停所有业务,易果生鲜曝出破产重组,2023年,阿里退股菜划算,合并淘菜菜、淘鲜达,直至如今的淘宝买菜放弃社区团购,更像是阿里在不断调转枪头,将前期的“大网”收回,固守已有的优势。

据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前五名企业市占率从2020年的32%提升到2023年的57%,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而盒马以12%份额位居第二。但增速从80%落回25%。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生鲜电商远未至终局,但玩家们已经开始不再仅仅关注增长。另一方面,社区团购同样有这样的趋势。

2024年春节期间,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均出现10%~20%的单量下滑。

据《晚点LatePost》报道,2023年底,拼多多日均单量维持在4000 万 - 4500 万单,而美团优选维持在3500 万 - 4000 万单,均无明显增长。2024年,两家从单量竞争转向毛利率竞争,其中美团优选计划2024年将亏损控制在100亿~120亿元,减亏80亿~100 亿元,而多多买菜计划将人力成本从40亿元削减到20亿元。

败走社区团购,暴露出阿里在农业供应链积累、履约服务上劣势,但同时也反映出阿里聚焦电商主业及AI战略的战略转变。2024年底,阿里出售大润发、银泰,陆续减少实体零售投入。日前,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生鲜电商的重心被放在盒马身上。日前,媒体报道称,盒马正试图重新启用已抛弃的前置仓模式,探索“1店+N仓”的新零售店型,计划率先在天津、唐山落地,以达到门店流量的引流,以及订单量的提高,平衡前置仓的成本。

以更为成熟的盒马为阵地,阿里对生鲜电商的探索仍未结束。不过,这个过程显然不会一蹴而就,面对生鲜电商的激烈战局,阿里的时间相当紧凑。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