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义务教育非常合适,必须面对现实,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上、都得上大学

【本文由“印加节度使”推荐,来自《反对中小学缩短到10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你写了一堆,心是好的,但内容大部分都进不起推敲,你对国内教育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关于学习上很空,几乎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结论自然是拍脑袋出来的老观念了,给你点一手信息吧。
1、小学阶段和以前不一样
小学内容是比以前多了,但考教难度并没有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出成绩不发排名,孩子什么水平没人知道,这是当年减负出的幺蛾子。不考虑这些外部因素,一个稍好点的小学,5年级就已经结课了,6年级没有重要的新课。因为很多孩子6年级就不怎么去学校了,我家孩子6上经常性请假,6下就没怎么去过学校,什么原因老师都很清楚很配合,所以学校也不会在6年级再安排重要课程,基本都会在5下把小学的课都结了。
对于一智力普通的孩子,5年小学并不吃力,更不是什么填鸭,最可怕最累人的初中的低难度重复性刷题。
小学5年足以,小学课程压缩到5年在国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并非你想的那样填鸭什么的,反而是普遍都可以很轻松做到的事情。
2、初中阶段
各地不同,政策也在调整,基本可以按两种来分,一种就是多科目参加中考,一种是未来的大方向更重视主科。
减负时期全国很多地方是8-10门参加中考,这种是非常非常累人消耗人的。副科比如历史、地理、生物,虽然初中阶段知识点少爷没什么难度,但就因为如此,中考还要拉开差距,评分就会死抓话术,结果就是所有人只能多做题尽量少丢分不丢分,我家孩子当年就是地生全满,这两科刷的卷子比主科还多,整个初二主科都在为副科让时间。
这个方向就是你想说的全知全才,结果就是真正的填鸭式教育和无尽的刷题。事物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做事要分主次,科目分主科和副科是有原因的,主次不分就是越减越累的,路走反了,越走越错。
另一种就是分清主科副科,注重数理化。大方向看大学和就业,文科减少,提升理工就已经给未来定性了,小初高也会因此会逐渐调整,恢复主科地位,副科回归ABC的评价制,85以上A和98不够还要争100是完全两种学习负担,大大减轻了学生负担。而即使在全科中考阶段,孩子们最迟也是初三上就结课,后面一学期的刷题应付中考。在副科回归本应地位后,初二学业压力大大减轻,两年结课是几乎所有学校和学生都可以轻易做到的事,没你想得多么如何如何,现在的孩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重视主科的情况下,初中两年对于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做到,而且大概率比现在主次不分阶段还要轻松。
3、高中阶段
家里孩子高二,马上结课,后面一年多刷题。
我很怕刷题,不理解为什么别人高考理科连95%的分都拿不到,理科做过一次的都会记得,错过一次的绝不会再错这一系列的题,但我也不否认刷题的效果。如果知识难度高,通过多做题可以让知识更加融会贯通,高考不像中考玩那么多的文字游戏和咬文嚼字的话术,如果连90%的分数都拿不到,刷题就是有意义的。人是不分三六九等,但在数物科目上,人是不仅仅只分三六九等的。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有分数就意味着人是有差异的,这点该正视而不是在这上面去说什么人人都是有价值的、不分三六九等这种鸡汤话。
高中三年有其存在价值,因为人有差异,应该考虑用1-2年确认其是否适合学习,给其转到更加职业的方向的选择机会。
上面说的是现实大部分地区已经在实行的时间,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3年,正好10年,这才是现在智商比以前更高的中国孩子适合的时间,这还是在有诸多干扰、无意义刷题情况下的学习进度,并非填鸭,并非加压,如果学校可以这样规范化执行,会减少学生的多线作战(课外一套校内一套,多线作战极其累人),反而会更轻松,效率更高。
综上,10年义务教育非常合适,如果学校可以正视主科地位,10年教育反而去掉了小学6年级的干耗,初三的低难度刷题,反而会让孩子们更加轻松。但需细化,高中最后1-2年需要有职业调整的配合,必须面对现实,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上、都得上大学。
以上就是关于【10年义务教育非常合适,必须面对现实,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上、都得上大学】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