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吞併加拿大是大概率的事件?不會!

很尊重那位觀察家的見解,但看了之後,卻難以同意其分析,因此,也於此寫出個人意見,切磋切磋。
那位作者是"戰國思維",21世紀了,特朗普就算如何魯莽,也不會以武力吞併加拿大,後果可以很嚴重,個人認為應加入以下幾個因素去思考:
1. 軍力 - 特朗普想要巴拿馬運河,又想要加拿大,更要格陵蘭,但兵力根本不容許他把願望全實現,經過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美國國力其實已大不如前,再加上不少軍火援助烏克蘭,軍力空虛不在講,軍費支出捉襟見肘,所以近10年也沒甚新武器,開戰是大消耗項目,打得加拿大來,就沒能力再拿運河了;
2. 思維 - 特朗普較喜歡以威脅恐嚇的方法迫目標對手就範,較不喜歡戰爭,原因不是不信自己實力,而是他沒耐性,出兵需要時間醞釀,需要佈局及借口,出師要有名,需要軍隊的配合,需要很慎密的部署,但懂王自知不是個能深謀遠慮的人;
3.「盟友」的反應 - 加拿大是北約成員國,特朗普未再做總統之前,「盟友」從沒想過會有朝被 "自己人" 入侵的,既然已開了口,「盟友」自然會自行盤算,一旦真的入侵加拿大,美國會立即變成整個歐洲的敵人,再難在歐洲存在,到時美國就真正被全世界孤立了,誰會再用美元?誰會再和美國貿易?要擴張唯有打和霸,欺負中南美或許還可走幾步,可惜是美國早已不能自給自足,被全世界孤立的美國不再會有朋友,只有死路一條!
4. 延續性 - 美國總統任期只有4年,特朗普能有多少作為?年近80的他要的是榮耀,不是真的想做霸王,只要能平安光榮地完成任期,國內事已可令他焦頭爛額了,怎會自找麻煩?嚇嚇唬唬,能拿多少得多少就是;
5. 取易不取難 - 武力奪取容易,利用和維護經營才是難題,在加拿大人不情願的情況下強佔,需要多少人去守住那麼大的土地呢?加拿大經濟水平與美國相差無幾,沒多少便宜貨,得益其實很有限,與其動武,不如重力制裁,待加拿大人餓得腳軟而屈服,但那又需要數年,特朗普等不到那天,那又何必為他人作嫁衣裳呢?
6. 不做蝕本生意 - 作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讓美國親自下場打仗?未有收穫之前,就先每人打八十大板,消耗了的軍力武器誰賠?加拿大?不是要它做第51州嗎?沒嫁妝卻找負累?拿礦產石油賠?那加拿大人到時還算不算美國人?加拿大的石油開採成本比美國貴,化算嗎?
綜合以上各點,個人認為特朗普不可能武力吞併加拿大的,格陵蘭也不會。巴拿馬運河?也是嚇嚇唬唬,拿些好處,例如強行要巴拿馬低價賣些運河營運權。
以上就是关于【美國吞併加拿大是大概率的事件?不會!】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