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孩子违法家长必须赔偿被害人

全国人大代表张大冬提议:孩子违法,家长需赔偿并纳入征信。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张大冬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持续增长的问题,提出了一项颇具创新性的建议。他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诸多家庭教育的缺失,并据此提出通过立法手段,要求相关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同时强制其参与家庭教育指导。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张大冬代表建议明确规定,相关家长必须承担因孩子违法犯罪给被害人带来的各方面经济损失。这一提议意味着,如果未成年人犯罪,其家长不仅可能面临法律上的责任,还可能需要承担经济上的赔偿。
更为严厉的是,张大冬代表还建议将家长履行赔偿义务的情况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这一举措无疑将大大增加家长违法成本,因为个人征信系统的记录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信用评级和融资能力。
这一建议的提出,无疑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人认为,这是通过法律手段督促家长承担起监护职责的有效方式,能够切实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同时也能够对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起到警示作用。然而,也有人担忧,这一举措是否过于严厉,是否可能给家长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可能引发一些社会矛盾。
不可否认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背后涉及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张大冬代表的建议,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它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来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从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法律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万能的钥匙。在推动立法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