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关税豪赌下普通人如何应对?

最近,特朗普政府签署了一项“对等关税”行政令。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正式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中国等部分国家加征更高税率,如对中国加征34%。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从4月2日到4月4日,市场反应强烈。特朗普此举旨在通过贸易保护主义重塑美国经济格局,背后有多个目标:缓解美国债务压力、刺激制造业回流以及重新确立美国在国际上的霸权地位。
然而,高关税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增加民众生活成本,并引发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最终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市场对此表示担忧。4月3日,美国股市开盘即暴跌,道指下跌2.72%,标普500下跌3.16%,纳指下跌4.24%。全球市场也受到冲击,日本日经225指数早盘下跌2.6%,越南股市暴跌7%,港股和A股也未能幸免。
各国对于美国对等关税的反应不一,欧盟的贸易政策将对整个G2贸易格局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市场存在多种观点,包括财富创造方不是债务累积者,东南亚小国可能成为贸易战代理人,美国维持高利率还是高增长等问题。中国提前五年着手处理楼市和地方债问题,目前占据先机,需注意市场风险同时把握机会。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后,美股期货盘后暴跌,三大指数全线下挫,中概互联网ETF跌幅高达9%,黄金价格同步大跌。尽管如此,黄金下跌和人民币汇率稳定表明这还不是系统性危机,只是某些产品的流动性问题。美债交易显示投资者期待美联储降息以应对关税冲击,但更多的是滞胀预期而非衰退预期。
港股在外部冲击下表现脆弱,4月3日开盘跟随亚太市场全面下跌,恒生指数受美股拖累及中国出口预期担忧压力大,科技与消费板块跌幅明显。若中国反制措施能聚焦内需提振和区域合作,港股仍有修复机会。
A股则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跌幅相对温和。A股主要通过出口链传导受到影响,但人民币汇率稳定和黄金下跌表明国内流动性未受明显冲击。面对市场情况,投资策略需调整。短期内美股应谨慎对待高估值科技股,关注防御性板块和抗通胀资产;中长期可配置长久期美债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港股短期内减持出口导向型股票,增持内需驱动的消费品与金融板块;中期关注科技股回调后的买入机会。A股短期配置低估值蓝筹股,题材炒作则可能涉及农业稀土等反制概念、国产替代和中国优势产业。
中国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包括短期针对美国商品加征对等关税,加速出口多元化,开拓“一带一路”市场;中长期通过减税、基建投资提振内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强区域经贸合作。这些措施也可能带来一些市场风险,如进口成本上升导致物价上涨,考验货币政策平衡能力。投资者应分散配置资产,多买黄金、国债等避险品种,同时关注政策受益板块。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是一场高风险豪赌,未来18个月结果将显现。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美股、港股、A股在短期震荡中各有风险和机会,需关注政策方向和内需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