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京东做外卖,是被美团闪购逼急了

访客 2025-04-08 17:52:09 32278
京东做外卖,是被美团闪购逼急了摘要: 美团闪购,这个词儿很多人可能比较陌生,但它作为美团内部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已经被偷偷“养”了七年。直到最近,一组业务数据被媒体曝光,这个“水下巨兽”才渐渐浮出水面。数据显示,美团闪...

美团闪购,这个词儿很多人可能比较陌生,但它作为美团内部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已经被偷偷“养”了七年。直到最近,一组业务数据被媒体曝光,这个“水下巨兽”才渐渐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美团闪购多品类订单超过京东全站,去年酒类订单达到京东全站近2倍,成人用品订单达京东全站近4倍,3C家电订单接近京东全站一半。美团闪购峰值单量破了1600万单,这个数字,据说也已十分接近京东全站。

很难想象,现在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在美团闪购买家电和酒水,毕竟在很多人印象里,美团是送外卖的呀,啥时候电商业务也做这么大了?

美团闪购做得越大,京东就越紧张。京东耗资数十亿搭建自营物流,由此形成的“211”次日达竞争壁垒,在美团闪购的“30分钟达”面前近乎瓦解。在京东最核心的3C家电品类,美团闪购用七年时间,悄悄吃下了其近一半的订单量。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今京东做外卖,其实是想用“围魏救赵”的方式转移战场,这堪称一场悲壮的自救行动。

高调进军外卖的京东和逐步浮出水面的美团闪购,终于在正面战场相逢。

美团做电商,京东最紧张

美团在2018年启动闪购项目,最初的定位相当于是外卖的延伸——把餐换成水果、零食、酒水、数码等,这可以理解为是30分钟万物到家的即时零售。

那一年京东还是中国第二大电商,根本没把美团闪购放在眼里,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订单量和声量高涨,对京东造成巨大威胁。

在拼多多超越京东的那段时间里,美团闪购以几乎隐身的方式,把大量的线下实体零售门店搬到了美团平台上。这一蚂蚁搬家的过程,也被称为“线下实体零售的线上化”。

据筷玩思维梳理,当时上线的门店分为三类:夫妻老婆店、连锁商超以及各种垂直品类门店。依托这些门店,美团闪购具备了电商平台的雏形,消费者线上下单,平台安排骑手30分钟送到家。

然而在京东看来,这种基于地理位置、区域性特征极强的电商生意并不性感,因为商品供给的限制太大了——你能买到什么,取决于你在哪里以及附近的门店里有什么,北京的用户不能买到上海的商品,而京东是全国一盘棋、一键发全国。

也是因为这个限制,美团闪购早期卖得最好的基本都是应急品,比如数据线、一次性内裤、药等,用户急用又不想去店里买,那就去美团闪购买。

京东的判断是对的,这些订单放在整个电商大盘里,的确属于小打小闹。也正因此,京东给美团闪购留出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2020年,美团闪购开始探索闪电仓,闪电仓的数量于2024年达到3万个。所谓闪电仓,其实跟生鲜电商的前置仓类似,平台提前把商品放在距离消费者更近的仓库里,一有订单立马配送。

京东做外卖,是被美团闪购逼急了

闪电仓解决了美团闪购商品供给不足的难题。一个标准的美团闪电仓有6000-10000个SKU,这是只有几百上千个SKU的社区超市不敢想象的。这相当于美团闪购在线下实体门店之外搭建了第二条商品供给线,以此来实现不限地域、不限品类、无限供给。

这个时候,京东意识到事情开始起变化了,因为在当年的电商“三国杀”中,京东就是凭借“快”杀出重围,京东的“211限时达”(上午11点前下单,当天23:00前送达;晚上11点前下单,次日15:00前送达)已经是传统电商的极限,而美团闪购显然更快,而且,它还用闪电仓补上了“多”的短板。

至此,京东印在包装袋上的“多·快·好·省”四个字,美团闪购已经拿下了两个。

直到美团闪购开始开设家电品类的闪电仓,京东终于坐不住了,因为这是京东的核心品类,如果连家电这种高价值、需要四轮运力的大件,美团闪购都能卖、能送,那还有什么东西是京东有而美团没有的?

战火已经烧到大本营了。

京东做外卖,是被美团闪购逼急了

为何美团闪购可能颠覆快递电商?

有趣的是,当年京东打败其他电商对手,也是靠建仓。为了实现“211限时达”,京东在城市里建了很多仓库,从而搭建起一张自营物流网络,但如今,美团闪购的闪电仓,比京东的仓库更小、更多、更密、更灵活、更贴近消费者。

站在消费者视角,一开始只有买应急品才会想到美团闪购,但现在也会买各种日用品、手机数码、大件家电。去年,名创优品800家闪电仓上线美团闪购;今年,多个数码家电品牌正在和美团闪购洽谈闪电仓合作事宜。这些品牌将闪电仓视为一个全新渠道,独立于线下门店和传统电商。

以名创优品为例,早在2018年其就将线下门店搬到了美团平台,按道理讲,线上和线下渠道已经全覆盖,但名创优品发现,闪电仓业态还能给品牌带来增量,所以大力投入开设直营闪电仓。

当入驻和开仓的品牌足够多,那美团闪购就跟淘宝、京东等货架电商一样,具备了“逛一逛”的价值。对比之下,京东的“多·快·好·省”,就剩下一个“省”字了,而“省”恰恰不是京东擅长的,这可以通过拼多多和京东的对战结果看出来。

集齐三大核心要素后,美团闪购步入发展快车道。根据媒体从接近美团闪购人士处获悉的数据,美团闪购不少类目已实现了对电商平台的反超,其他一些核心品类也正迅速接近电商。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团闪购3C家电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一半,其中电脑办公类商品订单量已经超过京东全站,手机通讯类商品订单量超过京东全站4成。此外,水饮、乳制品、零食等日用快消品订单也已大幅超过京东全站。

据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几年消费者在美团闪购下单食品和非食品类日用快消品,以及3C家电的频次明显提升,内部也对这些品类定下了不低的目标,这意味着,美团闪购已经从应急走向日常,进而成为一种日常化的购物平台,并通过一些核心品类,逐步打穿了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掌握了这张闪电仓网络,再结合美团庞大的骑手队伍,美团闪购就具备了和传统电商一战的能力,并有底气颠覆以京东为代表的老的快递电商。

相比快递电商,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是一种同时提升了线上线下零售效率的购物模式,它极大提升优化了线上交易效率和线下供给,可以说是科技发展必然带来的物种升级。

就像当年拼多多以新物种的姿态和京东错位竞争,悄然间将京东超越,如今峰值1600万日订单量的美团闪购,再一次将京东逼到了墙角。

京东做外卖,是被美团闪购逼急了

面对不断“近身”的美团闪购,今年2月,京东终于开始反击了。

京东的做法是高调入局外卖,然后借助骑手社保话题对美团形成压力。短短一月之内,京东连发数文,宣布京东外卖业务进展和为骑手缴纳社保的决心。虽然京东外卖规模尚小,但其掀起的舆论声势,对外卖行业造成巨大震动。

不过从京东的打法来看,基本还是照抄美团、饿了么的模式,无论是商户供给,还是用户体验,其实都没更多创新,只是贯上了“品质外卖”、“全职骑手”的概念和标签。业内人士认为,京东外卖很难对美团、饿了么造成实质影响,更像是用外卖来拖延战局,掩盖京东电商战场业务下滑的窘境。

从商业角度分析,互联网的竞争一向遵循以快打慢、高维打低维的逻辑,美团以外卖为核心,逐步拓展至到店、酒旅、打车、门票等业务,就是因为外卖是个高频业务,用户具有超高粘性,用高频的外卖带动低频的酒旅等,实现起来就非常容易。

所以,美团孵化出了美团闪购,一步步挺近京东电商的大本营,甚至在京东最核心的3C家电领域,对京东构成直接威胁。

但如果反过来,用低频的电商来带高频的外卖,则不太符合商业规律。也正因此,抖音能做电商,却做不了外卖。如今,抖音电商已经超过京东,成为仅次于淘天和拼多多的第三大电商平台,但抖音外卖尝试了几个月就果断放弃了。

由此看来,京东做外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当然,京东做外卖也有其他好处,比如获取年轻用户。

整体而言,外卖用户更年轻,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京东的用户年龄偏大,当然也更有钱。如今,京东正面临着缺少年轻用户的问题,通过外卖获取年轻用户,以此来激活京东其他业务的消费,这也是一种转守为攻的策略。

据埃森哲《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95后比千禧一代更看重配送速度,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能当天甚至半天就收到商品,还有7%的消费者希望在2小时内收到商品。

美团闪购凭借配送优势,将年轻一代消费者抓在手里,如今京东坐不住,对美团发动全面反击,也就可以理解了。

总体来看,京东做外卖,是被美团闪购逼急了。

结语

在拼多多崛起之前,淘宝和京东二元对立的格局曾维持很长时间,没人想到拼多多会从下沉市场出发、改变一度固化的行业格局。

抖音电商挤进行业前三之前,同样没人想到,京东竟然会沦落到第四的位置。

如今美团闪购浮出水面,京东大力反击,电商战火再次被点燃。

筷玩思维分析认为,商业世界的竞争永远没有偃旗息鼓的时候。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唯有持续满足用户需求,始终提供更好体验,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