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称驾驭DeepSeek需要资格,过度榨取AI是给自己的岗位掘墓,你怎么看?

DeepSeek一经推出便引发巨大关注,“医生称DeepSeek有三甲医院专家水平”等消息也引发热议。使用DeepSeek俨然成为一种潮流。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题为“过度榨取AI,是人类给自己的岗位掘墓”的文章,其中指出,技术并不天然带着“赋能”的基因,驾驭一种智能是需要“资格”的。
曹林认为,驾驭DeepSeek的资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面对AI,你能提出一个好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驱动中去唤起智能,让智能为我所用,而不是盲目想象。
文章指出,“问题域”限制着人对技术的应用想象,你没有好问题去召唤、激活AI,就驾驭不了这个工具,而问题欲望只会在实践和应用中产生。没有问题,内在缺乏“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你对DeepSeek的技术想象可能只会是一个“枪手”“替手”,不切实际地期待它替自己干活,自己可以躺平。
其二,以不会让自己被取代的方式去使用AI。
文章称,人类自身在DeepSeek使用上应该有一种克制。沾沾自喜于“靠AI生成的内容骗过了很多人”,这种投机取巧带着一种可怕的回旋标效应,你在证明着自己的“可被替代性”“机器不如”“AI面前一无是处”。没有对AI应用的克制,没有保持着人类创造力的分工,这种让人欲哭无泪的“掘墓效应”总会在某个时候会到来。
其三,在使用中须保持自己的主见,体现作为驾驭者的“主体性”。
观网小伙伴,对此你怎么看?
以上就是关于【观点称驾驭DeepSeek需要资格,过度榨取AI是给自己的岗位掘墓,你怎么看?】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