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充电车位配建指标将有统一标准,破解充电难要迈几道坎? 安全与管理成关键

北京市正在制定统一标准,规定不同类型建筑应配建多少充电车位。目前,《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已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征集将持续至2月24日。
尽管充电桩布局在不断扩展,但不少小区仍面临安装难题。一些停车场存在故障桩无人管理、充电车位被占用等问题,私桩共享也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增加,充电桩布局不均衡的问题愈发明显。许多已建成的小区面临“车多桩少”的困境。例如,海淀某小区地下停车场拥有1000多个车位,但仅有不到10个公共充电桩,且这些充电桩还对外开放,导致小区内100多名新能源车主经常为充电问题烦恼。
社区书记林清表示,从安全角度考虑,私人充电桩管理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很多老旧小区电容不足,如果允许随意安装私人充电桩,将影响居民日常用电。增容费用高昂,开发商或物业不愿承担这笔费用,因此安装更多私人充电桩面临阻力。一些居民因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而暂缓购买新能源车。
相比之下,公共停车场的充电设施较为充足,但仍存在故障频发、维修不及时的问题。记者在中关村e世界地面停车场发现,部分充电桩出现故障,影响了车主正常使用。司机宋先生抱怨说,查找充电桩软件显示有空闲充电桩,但实际上却无法使用。拨打客服电话后,得到的回复是短期内无法修复。
油车占位现象普遍,使得充电设施利用率低。记者走访朝阳合生汇商场地下停车场时发现,许多充电车位被油车占据。停车场管理人员表示,虽然会尽力管理,但在高峰时段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油车占位难以完全避免。
私桩共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充电难问题。正阳北里小区的石先生自2016年起通过私桩共享为其他车主提供充电服务,但由于频繁使用和不当操作,充电桩多次损坏,增加了隐形成本。此外,平台为了保障预约车主的需求,反而给充电桩所有人带来不便,石先生有时不得不去公共充电桩高价充电。